官方微信
  • 您的位置:主页 >教育培训 >公告
    科技与艺术一起向未来
    发布时间:2022-02-08 11:07:36

    立春时节,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,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揭开面纱!

          数字科技,人工智能,机器视觉,美学的创新融合…多种艺术元素的运用与融合,使冬奥会是满满的中国文化气息,也使其洋溢着21世纪的时代特点——空灵与科技兼 容,浪漫与现代并重。

    图片

          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举办

           在数字科技打造的视觉盛宴中,“一起向未来”!

    图片

           二十四节气配上相应的诗词,拉开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序幕数字科技凸出

    科技与空灵的共舞

           2022年冬奥会在一片由人工智能动作捕捉献出的绿色麦田,麦苗舞动,全场随着麦苗的节奏,绿色蔓延舞台,逐渐幻化成一粒蒲公英,蒲公英被男童吹散,成为天空中燃烧的焰火,像一粒粒种子,洒满大地,希望的帷幕就此拉开。在开幕式最后,讲解员介绍到,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如此之大的场地使用人工智能动作捕捉,是世界技术上的首创。

    图片

    舞台上的绿色麦田

            蒲公英吹散在天空中,幻化成种子烟花。该作品来自蔡国强,在此次冬奥会上他也担任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。在开幕式后半段,蔡国强为观众奉上的一棵中国文化典型意象——迎客松。关于迎客松的创意,此次冬奥会焰火执行设计和技术总监蔡灿煌如此说道:“2019年,我们整个团队就在蔡国强导演的工作室开了第一次创意会,到2020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正式的方案。我们都觉得,焰火这种形式具有节庆中的仪式感,尤其是在夜空中的爆破力,非常吸引人,但在此基础上怎样提出创意,又做到简约、安全、精彩,是我们要回答的课题。蔡国强老师当时提出的方案就是,要在宣布开幕的时候在空中出现一棵迎客松”。

    图片

    由烟花创作的蒲公英种子

    图片

    由烟花创作的迎客松

    图片

    迎客松手稿 

            烟花爆破在空中,出现的“Spring立春”也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。对此,蔡国强坦言,中国人总是在困难的时候向往光明,从立春开始,是代表即便在艰难之时,中国人也是歌颂春天来了。这延续了此前出现的蒲公英吹散在空中,形成一粒粒种子,是浪漫且充满希望的。立春这个时节以及这个短片也让世界的人看到中国人对自然,对生命和自然节气的认知是非常细腻的。而这和日本奥运会所体现出疫情之下的苦难,以及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。

    图片

    由烟花创作的“Spring立春”

             关于此次开幕式的焰火表演,张艺谋如此表示:“比如说焰火,我们不需要再满天的放,点到为止,以一当十。这次开幕式整体呈现的就是这种空灵和浪漫”。不再是人海战术,一千个人聚在一起,挥舞同一个动作,而是以小当大,以少胜多,在“一叶知秋”的简约中实现美学的想象。

            麦田过后,冰蓝色的水墨自天而下,水墨氤氲开来,逐渐幻化成倾斜而下的黄河之水,在舞台上奔腾不息,而黄河之水又凝结成冰立方,历代冬奥会的标志就在这块冰立方上被一一雕刻出来。

    图片

    冰蓝色水墨自天而下

    图片

    水墨幻化成倾斜而下的黄河之水

            雪花,成为贯穿此次开幕式的主视觉元素。张艺谋表示,一朵雪花、和平鸽的故事,其实源自这些很深的思考。“思考不再去秀肌肉,不再去炫技,不仅仅局限于好不好看,而要去想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,什么东西最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的情怀,反映我们所有的一切,也包括我们的美学理念。中国人常说,一叶知秋。如果你没有想象力,看见一片叶子那就是一片叶子。这种美学的理念给了我们底气,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”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贯穿开幕式全程的“雪花”元素

             中国美学讲“天然去雕饰,清水出芙蓉”,以简胜繁,在平淡中孕育玄奥之理,是中国文化的内核。而在此次开幕式上,此番布置,也体现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。“坦率地说,在我身上就体现了文化自信”,张艺谋说到。

             此次开幕式上,处处透露着文化自信的模样。比如,用冰雪的晶莹剔透来雕刻出漂亮的门窗的图案,铺在地上。透过门窗看到的是中国春夏秋冬的大好河山。这些中国东西南北中最有代表性的门窗,全是中国传统文化。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拍一张照片,发个朋友圈,都很好看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立春短片中,一个节气对应一句古诗

            而此次开幕式“打头阵”的立春短片,也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。对此,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外拍短片组负责人、导演李志伟在某社交平台上透露,我们一开始就是为每一个节气找一首诗,这个诗句它其实也没有完全说为这个节气而写,但古人在选择在这个节点写这首诗,它相对来说符合这个季节,再加上因为诗它本身就有诗意,张导(张艺谋)觉得很有意思。因此想可不可以做到古今相通,来解释几百年前、一千年前中国人古诗词里的意境。他(张艺谋)觉得既是中国的故事,又是现代的表现手法,所以这个是导演一直坚持的”。

    图片

    立春短片中,一个节气对应一句古诗

           诸多美学创新节目的流畅呈现,离不开精准而炫酷的视觉特效。而此次冬奥会的视觉特效便都出自以80后王志欧为领导者的年轻团队。该团队有100多人,涵盖了美术师、设计师和数字工程师等专业,大部分都是90后、00后,很多都是硕士和博士生。三年苦战,就是要“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数字科技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”。

           王志欧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张艺谋对此次视觉特效的要求是“东方底蕴+新时代表达”,“完全原创,只要作品能更好,他(张艺谋)毫不犹豫会把之前一年甚至几年的创意完全颠覆”。

    图片

    由黄河之水凝结成的冰块上雕刻历届冬奥会徽标

    图片

    奥运五环破冰而出

           将中国文化放在宏阔的历史与当代语境中的深刻立意,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,对中国文化艺术内核的领悟与运用,使得冬奥会开幕式超越体育范畴,进入艺术领域,并为艺术与大型体育赛事结合提供一些探索路径和案例。

    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

    天下一家的博大与包容

           作为北京冬奥会总导演的张艺谋,也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担任总导演。作为一位“双奥”导演,从张艺谋对两次开幕式的不同编排,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发展的脉搏——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天下一家的博大与包容,而这一进程,也暗合着中国艺术格局的发展与变迁。

           熟悉北京奥运会的朋友,一定会记得那些宏大的场景,千人击缶共诵名句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 沿北京城中轴线连续施放29个脚印造型的烟火,象征“第29届奥运会一步一步走进北京”。而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却减少了开幕式表演人数,参加人员不超过3000人,做到“简约且精彩”。

    图片

    蓝色地球上,雪花与冰雪五环交相辉映

           但简约的人数与时长,并未压缩开幕式的艺术品质。面对鸟巢的超大空间,团队用创意和科技去实现视觉上的饱满效果,把表演化为仪式的一部分,表演者与视觉特效,人与机器前后衔接,这恰恰是近些年科技艺术、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。观看之余,也向观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——当享受人机合一带来的超强视觉观感时,人与机器的界限在哪里?人与机器是否必定是二元对立的关系?

    图片

    观众走过之处,均会出现一幅影像

           然而,在此次开幕式上,最值得一提的是讲述视角的变化。2008年的奥运会表现的是“我”,是一个包容、谦卑、宽厚、蒸蒸日上的中国敞开怀抱,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故事的出发点,迈着大步走向世界,崛起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
    图片

    舞台上出现2022北京冬奥会标语

           而经历十余年的发展,已然成为强国的中国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,以大国的胸怀讲述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,立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轴心上,以超强的自信展现自我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。中国与世界,“一起向未来”!

    image.png

    马蹄蓝合唱团演唱歌曲

    图片

    和平鸽

           对于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,总导演张艺谋曾如此表示:开幕式充满“中国故事”,并且要向世界讲出、讲好“中国故事”。“中国故事”是一个概念,是中国人的情怀、文化底蕴和世界观,同时也是人类共有的观点角度,体现一种“我们”的理念。

    图片

           世界期待中国,中国做好了准备!



    上一篇:冬奥会开幕式上吹小号的小男孩,是怎么被选上的?选拔环节很严格

    下一篇:2022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要求